最新信德年主日彌撒活動

最新信德年主日彌撒活動

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

聖郝開枝

聖郝開枝,又名何開枝,貴州人,一七八二年出生,進教時年約二十,是聖張大鵬勸導信教

嘉慶十九年,教難大起,縣裡差役把開枝及教友二百多人捉去,縣官命令要踐踏大堂地上用石灰畫的十字,開枝和所有教友不從,縣官便給他們動大刑並收監。有一次,開枝跪了十四個鐘頭的鐵鍊之後,不支昏厥,卻不吐半句背教的話。

嘉慶二十年,開枝充軍發給旗人為奴,他都歡歡喜喜而去。因有其他神父教友也被充軍,所以開枝在流徙的荒漠地方,亦得望彌撒、領聖事。道光十六年,縣官逼開枝背教,多次用重刑,他始終不屈,在監裡天天高聲唱經,讚美天主。不過幾天,開枝被綁到刑場正法,他一路念經,滿面笑容。臨行絞時,忽然天昏地暗,有一大光球出現在他頭上,騰上天際,這正表示他的靈魂直奔天國。

聖郝開枝雖然只是一位教友,但是他跟一眾聖人都有相同的價值觀,就是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,世上任何的人和事都不能相比。那麼,天主在我們心中又佔一個怎樣的位置呢?我們又是否願意為愛天主而放棄我們所擁有的呢?

斐理伯書第三章8-9節
不但如此,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,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;為了衪,我自願損失一切,拿一切當廢物,為賺得基督,為結合於衪,並非藉我因守法律獲得的正義,而是藉由於信仰基督獲得的正義,即出於天主而本於信德的正義。
的,洗名雅敬,娶李姓教友為妻,不多幾年妻病死,因為嚮慕貞德,沒有續弦。開枝為人忠厚勤謹,喜歡幫助貧困,熱心祈禱,又把自己的住宅獻給教會,改做聖堂。他的聖德不凡,有稱他為郝二聖人,也有叫他活聖人。

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

認識梵二文獻《教會憲章》

梵二文獻《教會憲章》進一步加深我們對「教會」、「天主子民」和「教友」這三方面的認識和反思。教會是基督的奧體,而基督作為我們通向天主的唯一中保,在建立聖教會以後,還不斷幫助教會成為一個充滿信望愛三德的團體,因此教會是有形可見的,同時也屬精神的!基督在貧窮與迫害之下,完成了救贖工程,教會也奉命走同樣的道路,把救贖的成果貢獻給人類。教會是聖的,同時也需要淨化,不斷地進行補贖,追求革新;從主復活的德能獲得鼓勵,並以堅忍和愛德,克服內在與外在的困難,向世界揭示上主愛的奧蹟。

在舊約時代,天主揀選了以色列人作為祂救恩計劃中的子民,但到了耶穌基督來臨時,所有信仰天主的人,都可以在聖神內,藉著聖言和聖洗成為天主子民。天主子民從耶穌基督這位大司祭身上,共同領受和分享了「司祭職」。司鐸領受的是「聖統司祭職」,而教友領受的則是「普通司祭職」,然而大家都要以聖德生活作見證,以刻苦和愛德的行動,來實踐司祭職務,以言以行去宣揚和捍衛信仰。

至於教友,其特點就是「在俗」,即在世界上從事各式各樣的工作,並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。教友接受天主的召喚,在各自的崗位上,以福音的精神去履行職務,就如酵母一樣,從內部去聖化世界,以生活的見證去實踐信望愛三德,讓更多人認識耶穌基督,讓天國早日臨現人間。

在教會內,所有人都有成聖的使命!然而,聖德相同,方法卻可不同,只要每一位天主子民在一切事上,都能服從天主的聖意,全心獻身於光榮天主和服務他人,便能在聖德上結出豐富的果實。

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

聖王羅曼德

聖王羅曼德是貴州遵義人,生於一八零二年。嫁後不久,丈夫便去世,於是聖王羅曼德就開

後來有一位胡神父教聖王羅曼德道理,她就給胡神父煮飯,神父見她信心堅強,便准許她領洗,聖名叫曼德(瑪爾大),教她效法瑪爾大款待耶穌,善待旅途上的人。她一到達了貴陽,便求見主教讓她為教會服務,不收分文,只想光榮天主,救自己的靈魂。

神長們見她態度誠懇,便派她到貞女院幫助燒飯洗衣。她勤奮工作,毫不厭煩。聖王羅曼德上鎮買東西要走許多路,當時她纏著腳,卻要拿著菜筐,背著米袋,但她從不叫累。偶爾,她在路上碰碎了一只雞蛋,回來都會跪求神父寬恕,並自己掏錢來賠,因為她認為傳教的錢是熱心教友的捐助,絕不可浪費。後來,胡神父升為主教,在姚家關起了大修院,便請聖王羅曼德管理廚房,她跟以前一樣,忠誠盡責。不久發生教難,她不但沒有逃走,反而找地方住下,當時,神長們都給捉去,聖王羅曼德就冒生命危險,幫助他們送飯、送信。本來她不必殉難,但她卻自願送死。

這位中國的「瑪爾大」雖然只是一位寡婦,做的工作也不過是燒飯洗衣等平凡的家務,可是她擁有一顆單純的心,體貼別人的需要,默默耕耘,只求付出,不求回報,在天主眼中一點也不平凡呢!

瑪竇福音第25章第21節「主人對他說:好!善良忠信的僕人,你既在少許事上忠信,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:進入你主人的福樂吧!」
了小客店,生活尚算溫飽,她勤力節儉,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,鄰居見她意志堅定、做人正直、待人和藹可親,都讚她是大好人而敬重她。

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

認識《天主教教理》卷二 「基督奧跡的慶典」


在《天主教教理》卷二的「基督奧跡的慶典」裡,教會提醒我們:禮儀是天主聖三的工程,而禮儀的根源和終向都是天主,因為天主是一切創造和救恩祝福的主宰,祂在愛子內降福我們,賜給我們聖神,好使我們成為祂的義子。

耶穌基督在禮儀中的行動是聖事性的,因為祂救恩的奧跡藉著聖神的德能,臨現在禮儀中;又因為祂的奧體,即在旅途中的教會,通過其禮儀行動,已在此世以預嘗的方式參與天上的禮儀。同時,聖神在教會禮儀中的使命,就是準備會眾與基督相遇,使會眾以信德紀念基督,並把基督彰顯給他們,使基督的救世工程,藉著轉化的德能臨在和實現。我們便能藉著這共融之恩,在教會內結出美果。

教會的整個禮儀生活是以感恩祭和聖事為核心。聖事是產生恩寵的有效標記,由耶穌基督親自建立並交託給教會。聖事的目的是為聖化人類、建設基督的身體,最後也是為向天主呈奉敬禮,而天主亦透過聖事,將祂的生命分施在我們身上。聖事不僅要求我們要有信德去領受,更要求我們藉著外在的標記,例如:語言、行動和物件,來表達、滋養和加強信德,所以聖事又可稱為「信德的聖事」。

按照《天主教教理》,主日,即「主的日子」,是舉行感恩祭和慶祝基督復活的日子。我們在主日參與感恩祭,是基督徒團聚的歡樂時刻,亦是教會整個禮儀年的基礎與核心。故此我們要以虔敬和投入的心去參與感恩祭,這樣我們才能提升信仰、深化信德!

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聖冀天祥

聖冀天祥會長是河北冀縣西南八里,野莊頭村人,於道光十四年,即1834年出生。村裡有四個姓冀的家庭都是教友,以務農為生,是村內的大族。冀天祥是會長,其胞弟冀天爵是位神父。天祥非常虔誠,管理聖堂,照顧神父,他更精通醫術,助人義診。

他四十歲時,不幸患上嚴重痢疾,試用過很多藥都無效,後來醫生勸他用鴉片治療,病果真好了,卻上了癮,雖然經過多番痛苦掙扎,最後也得繼續服用,為此,神父不許他領受聖體,所以冀天祥只希望能為主殉道,救自己的靈魂,到天堂裡去。

那時冀州刺史仇視洋教,唆擺匪黨殺死神父及教友,及至拳匪到了野莊頭村,將冀天祥一家十二口捉住,並押解他們入冀縣城。官吏向天祥親友表明,只有背教才可保他一家性命,聖冀天祥的兒子廣仁給親友勸得有點動搖,不知如何應對,幸好聖冀天祥堅決地教訓廣仁,說:「兒子!你不要背教啊!睜開你的雙眼,向上觀望,天堂開了,我們是寧死也不會背棄天主的。」經過爸爸一番鼓勵,廣仁立刻重拾勇氣,向親友說:「他老人家不肯背教,我也決定不背教。」

雖然聖冀天祥亦有軟弱的時候,但他能以身作則,堅持到底,他的家族世代奉教,已有二百多年,天祥深知唯有天主是最重要的,而天堂才是他和全家人的真正家鄉。所以他們一家即使面對死亡,也毫無懼色。聖冀天祥身為一家之主,經常鼓勵家人,特別在受迫害時,更要依靠天主的力量。就讓我們齊心培育下一代,使這信仰能夠代代相傳。

瑪竇福音第5章第10節「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