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信德年主日彌撒活動

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
聖王銳
聖王銳,乳名德揚,聖名若望,山西文水縣新立村人,生於光緒十一年,即1885年。聖王銳的父母是非常熱心的模範教友,他們不希望孩子將來做高官賺大錢,只盼他可以發揚天主的光榮。
王銳十歲時進入小修院,在修院內與人相處融洽,對天主虔敬。十二歲時,他升到太原大修院,更獲選前往義大利參加萬國博覽會。瑪利亞‧方濟各傳教修女會的創始人,於都靈見過王銳,對他有這樣的評語:「這年青人甚受歡迎,真是有作殉道者的潛質。他只得十一、二歲,但卻已演奏得一手好國樂,雖然他的音樂跟歐洲的不相同,不過,依然可以表達到他內心的感受。」
1900年,劉若翰神父勸王銳避難,不過他反而願意為天主犧牲。王銳與其他修生遭幽禁,但他們卻照常玩耍。雷體仁神父勸阻他們,但王銳反問神父:「請問神父為何要阻止我們玩耍呢?殺掉我們,豈不是可以到天堂去嗎?神父,這正是我們應該更加歡欣的理由。」就這樣,王銳於玩耍中被人押去刑場,從容含笑地為主捨生了。當時,他只是一位十五歲又四個月零十三日的修士!
聖王銳為人天真純潔,與天主關係密切,能夠跟天主天天在一起,是他畢生所求,反之,繁忙的都市人,是否認為每主日要參與感恩祭,又或參與各項禮儀,將與天主相處的時間視為是一種束博、煩惱?讓我們向聖王銳修士學習,去領會一個值得大家歡欣的理由吧。
「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,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,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。」若望福音第15章第11節
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「信德年」通訊(第十一期)
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
認識梵二文獻《啟示憲章》

天主的啟示藉著聖經、聖傳和教會訓導權三方面得以傳承。信徒在同一聖神的默感下,把救恩的喜訊寫成了書,成為聖經,而宗徒們則傳授其所信仰和生活的,成為訓導和宣講,形成了聖傳,有助天主子民善度信仰生活,加強信德。教會亦遵照主命,藉聖神的默佑,虔敬地聽取、護守,並忠實地以其訓導權來陳述天主的言語。由此可見,聖經、聖傳和教會訓導權,按天主極明智的計劃,彼此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,並按照各自的方式,在同一聖神的推動下,有效地促進人靈的救援。
《啟示憲章》特別提醒教友要「常常尊敬聖經,如同尊敬主的聖體一樣。」我們不但要認識聖言,更要為聖言服務、實踐聖言。這樣,「天主的言語得以飛奔而受榮」(得後3:1),而我們則可以獲得天主託付給教會的啟示寶藏,讓靈性生活獲得鼓舞和力量。
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
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聖王亞納

聖王亞納五歲時,媽媽去世,爸爸再娶。1900年7月21日,義和團的拳匪闖入馬家莊,逮捕教友,將他們押走,關在大寧村的一間東廂房裡面,並且慫恿教友們出廂房背教。王亞納的後母決定背教,且硬要亞納一起背教,亞納盡力掙扎,抓住門框,大聲喊說:「我要信天主,我要信教,我不願意背教!耶穌救我啊!」第二天,當到刑場時,亞納大聲朗誦經文,劊子手再三慫恿她背教。亞納又大聲喊說:「我信教,是絕對不會背教的,要我背叛天主,倒不如叫我死去也罷!」臨斬首的一刻,亞納鎮定地跪著,舉手望天說:「天堂的門開了!」圍觀的人聽見亞納低聲喊了「耶穌」三次,並勇敢地伸出脖子,被劊子手斬首,雖然亞納的頭顱落地,但她的身體依然挺直,殉道時只有十四歲。
聖王亞納當時所面對的挑戰,是要去選擇自己的性命抑或天主,她能夠拒絕誘惑,選擇捨棄自己的性命,是因為心裡非常清楚耶穌為她是最重要的。作為公教青年人,你們又是否能夠抗拒種種的引誘,讓耶穌在你們心中佔一重要席位呢?
「不要讓人小看你年輕;但要在言語行為上,在愛德、信德和潔德上,做信徒的模範。」弟茂德前書第4章第12節
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
《信經》的重要性
在「信德年」,教會特別強調《信經》的重要性,因為《信經》是天主教信仰最全面、最扼要和最忠實的敘述,亦是我們信仰的綱要和核心。我們於彌撒中所誦念的,是《尼西亞-君士坦丁堡信經》,乃出自兩個大公會議的紀要,分別是公元325年所召開的尼西亞大公會議,以及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大公會議。教會主要針對當時出現的異端學說,從而藉著《信經》強調「天主三位一體」和「耶穌是真天主和真人」的信理。
另一篇信經名為《宗徒信經》,其歷史十分悠久,是宗徒信仰的整合和結晶,逐漸成為古代羅馬教會洗禮時所用的宣言。今天當我們誦念《玫瑰經》時,經常以《宗徒信經》作為開始,宣認信仰。
從第五世紀開始,教會便將《信經》納入感恩祭之中,成為我們天主子民共同敬禮的行動,因此《信經》既是信理條文,亦富有宣認信仰、禮儀讚頌、教理傳授和判辨信仰的作用。而教會頒佈已二十年的《天主教教理》,亦以《信經》作為開端,闡釋基督徒所信仰的內涵,然後有系統地引申出天主教的整個教理。
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訂閱:
文章 (Atom)